n135522

白酒板块的PE与PB指标,如今已从曾经的高峰跌落不少,单看数字似乎透出几分“性价

白酒板块的PE与PB指标,如今已从曾经的高峰跌落不少,单看数字似乎透出几分“性价比”。但如果拨开这层表象,会发现一个更值得深思的事实:过去几年里,白酒股动辄几十倍的疯狂涨幅,早已像一张被拉满的弓,提前透支了未来多年的业绩预期。 那些年,白酒企业的股价像坐了火箭般飙升,市场用狂热的追捧将估值推到云端。可如今,当潮水渐渐退去,人们才看清:这些企业的体量早已今非昔比,庞大的基数像一座无形的大山,压得增长脚步愈发沉重。曾经习以为常的两位数增速,放在今天已难如登天——行业的天花板隐约可见,消费场景的变化、市场竞争的加剧,再加上前期扩张带来的基数效应,都让高增长成为奢望。甚至在不远的将来,零增长、负增长的景象,也并非危言耸听。 这样一来,即便现在的PE、PB看起来不算离谱,也未必是真正的“安全垫”。要知道,估值的高低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,它永远与增长预期绑在一起。当一家企业的业绩增长动能显著衰减,甚至陷入停滞,市场给出的估值逻辑也会随之改变。就像一辆减速的列车,曾经支撑高估值的“成长性溢价”会逐渐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对“稳定性”的重新审视。 如此看来,白酒股的PE回落至个位数,或许并非天方夜谭。当市场彻底认清“高增长时代已过”的现实,当业绩增速与庞大体量不再匹配,估值的下探可能比想象中更坚决。毕竟,投资世界里最昂贵的,往往是对过去趋势的盲目迷信;而最清醒的,莫过于看清当下的真实格局。

评论列表

用户10xxx46
用户10xxx46 2
2025-07-30 20:10
不要落井下石,涨时有本事说!